3月21日下午,一場別開生面的廉潔交流活動在黃埔區“清風凈水”黨建黨廉文化宣傳基地舉行。活動由科學城集團與聯和街、南崗街、文沖街等街道、社區聯合舉辦,探討如何更好將廉潔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,大家談經驗,交流心得體會,引導廣大黨員干部、企業職工、居民群眾形成守廉促廉的行動自覺,積極弘揚風清氣正的社會正能量。
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,近年來科學城集團扎實推動廉潔文化走實走深,持續在內容求深、載體求新、氛圍求濃、效果求實上下功夫,充分挖掘水的特質,結合黃陂水質凈化廠(黃陂生態濕地園),在黃埔區率先建設以水文化為主題,集黨建文化、企業文化、廉潔文化與水文化為一體的“清風凈水”主題教育基地。基地以水之情懷,德潤人心,相沿成俗;以水之品格,堅守正道,篤行致遠;以水之姿態,筑牢底線,始得從容;以水之境界,尊規守紀,凝聚民心;以水之精神,不忘初心,善水廉心。以水為師,存滴水穿石之志,做凈水排頭兵、時代奮斗者。傳承廉潔文化,堅守心中對公正的敬畏,展現新時代清風正氣。
廉潔小故事 講述大道理
基地共收錄六篇古今與水有關的廉潔典故,用樸實的語言、鮮活的事例與大家分享古今廉潔典故,通過聆聽故事,接受清廉文化的精神洗禮。《徐端治河》《杯水之餞》《隱之飲泉》《一廉如水》《臣心如水》《公儀休拒漁》這些故事雖小,內涵卻大。
看似小事小節的典故,但故事的主人翁卻用點滴言行詮釋著清正廉潔的形象,折射出高尚的清廉品質,使我們從歷史賢臣的廉潔小故事中汲取大智慧,筑牢拒腐防變思想,守好廉潔自律堤壩,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。
將廉潔教育與凈水過程融合
清風凈水廉潔教育基地將水的凈化處理工藝和廉潔感悟結合,成為生動的廉潔教育相融合的實境教育課堂。凈水處理工藝經過7個步驟,人生有七大境界,境界不同,看到的世界就不同,眼界、格局自然也就隨之改變。
第1個步驟是粗格柵(作用是去除水中較粗大的漂浮物)。人貴有自知之明,清醒地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,猶如水中粗大漂浮物的存在,謙虛、自省,這是第一重境界。
第2個步驟是提升泵房(提升來自廠外和廠內污水,水就按重力流的形式到各個工藝段處理)。第二重境界,學會知足,學會感恩,知足常樂,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一點減法,降低自己欲望,人生的境界才足夠寬闊,人生很多追求自然水到渠成。
第3個步驟是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(去除水中顆粒較大的砂粒和無機物)。人生的第三重境界,就是學會坦然。人生當中,總是有得有失,有心滿意足,也有懊悔不已,坦然面對你所做錯的也好,不應該做的也好的一切,重整心情,再次出發,猶如正視水中細小顆粒和無機物的存在一樣。
第4個步驟是生化池(除磷脫氮工藝,抑制絲狀菌的繁殖)。第四重境界是曠達。不把心執著在一個點上,而是讓心變得跟海一樣寬闊,能容納源源不斷的水體的處理。
第5個步驟是二沉池及配水井(活性污泥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,水被凈化排放,活性污泥被沉積在池底)。第五重境界是“超越自我”,水已超越自身,與活性污泥分離,不受任何約束,踏入追求完善的境界。
第6個步驟是高效過濾系統(去除水中濾懸浮物)。第六重境界是排除雜念,猶如經過高效過濾系統,能抵抗各種誘惑,修心修性情。
第7個步驟是紫外消毒池(紫外線滅菌)。第七重境界便是通透,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很多時候,我們尋尋覓覓,總是求而不得,放松下來的時候才發現,原來自己追求的東西一直都在身邊,那就是純凈的水。